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2020-05-11 阅读量:295 来源:机智网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


       制造业是全省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抢抓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重大机遇,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建设工业强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打造黑龙江制造新优势,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制造业发展回顾及“十三五”时期展望  
       (一)“十二五”时期制造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全省工业经济的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2424亿元,比“十一五”净增26456亿元,增长73.6%;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2155亿元。“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8731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2万亿元,建成投产项目19084个。制造业作为工业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在促进工业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创新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规模实力不断壮大。“十二五”期间,全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产值43558亿元,比“十一五”增长98.1%,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70%;实现工业增加值993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44.8%,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截至“十二五”末,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3591户,资产总额7862亿元,分别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7%、54.5%。发电设备、重型装备等一批主导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在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器、嫦娥探月工程、北斗导航、蛟龙载人潜水器等国家重大工程中,“龙江制造”综合实力得到充分展示。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总体向调优、调轻的方向加快转变。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不断提升,装备工业、食品工业快速增长,成为全省工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比逐步下降,非公有制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到“十二五”末,轻重工业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17∶83调整为30∶70;制造业与采掘业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45∶50调整为53∶38;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由“十一五”末的73.4%、59.4%、80.1%降至56.6%、41.8%、56.2%。“十二五”期间,滚动实施投资亿元以上“双百工程”重点工业项目779个,累计完成投资2783.6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634.3亿元,占“双百工程”项目完成投资的58.7%,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规模效应。
  3.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全省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产学研联合、企业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工作扎实推进。累计认定和推广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126个,其中35个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全省工业企业开发重点新产品1140个,其中434项填补国内空白,63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04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3个。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R&D)平均为0.99%,比“十一五”提高0.19个百分点。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服务于制造业的跨界融合、服务型制造、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一批典型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显现。
  4.两化融合进程加快。“十二五”期间,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不断深化,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进入推广阶段,940户企业完成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有7家企业成为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企业。哈尔滨被列为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哈尔滨、大庆入选全国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和“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全省工业企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省重点企业的ERP(企业资源计划)普及率指数为68.2%,MES(生产执行系统)普及率指数为76%,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普及率指数为71.5%。
  5.军民融合扎实推进。“十二五”期间,军工高新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加快,军工民品规模不断扩大。飞机、发动机、特种车、压力容器、风电装备、汽车电子等优势产业保持稳步提高,机器人、燃气轮机、电子传感器、卫星应用、钛合金、增材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新进展,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强。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初步建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6.园区建设开放合作步伐加快。截至“十二五”末,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培育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12个;全省县域工业园区发展到66个,入驻企业2983户,实现产值2861亿元,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累计投入达到150亿元。“十二五”期间,全省制造业合资合作水平稳步提高,项目建设载体不断壮大。与央企合作进一步深化,一批“央企合作”“民企龙江行”“中俄博览会”“龙港交流合作”等招商引资推介生成的制造业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十二五”期间,制造业利用外资完成投资350亿元。
  7.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综合能耗持续下降,能源利用率明显提升。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为4975万吨标准煤,比“十一五”末下降14.1%。“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3.4%,超额完成了下降21%的预期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省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体制机制性矛盾急需破解,国有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区域市场化总体水平不高,非公经济活力释放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重化工业特征明显,总体产业层次不高;部分行业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占比不高,提升速度缓慢;资源转化质量不高,精深加工比重偏小,产业集中度偏低。此外,思想观念落后,忽视市场营销,不善于与资本市场合作等,也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掣肘因素。

  (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1.面临的形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主线,对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产业生态带来革命性影响。从国际发展趋势看,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再工业化”战略,推动中高端制造业回流,制造业重新成为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利用低成本竞争优势,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附加值环节转移。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新兴经济体争夺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从国内发展格局看,《中国制造2025》突出高端引领,沿海发达省份利用早期的市场、资金、技术积累和人才集聚优势,转型升级加速,先发优势明显;中部地区占有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发展一般性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明显。从全省发展实际看,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矛盾集中,一般性投资意愿减弱,重化工业受产能过剩影响,形成约束性传导,成长空间受限、市场需求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不强,制造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2.优势与潜力。全省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重大举措释放政策红利。“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新一轮东北振兴”“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际产能合作”等重大政策,将有力助推制造业加快发展。二是制造业优质存量释放比较优势。电站成套设备、轨道交通、数控机床及军工领域的产业体系较为完整,技术积累与商业模式成熟,部分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三是资源有优势、总需求增长领域潜力突出。高品质乳制品、肉制品、高端食品制造的消费需求升级、产品升级,市场空间巨大;加强煤化及石化产业链协作配套,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石墨、钼、铜等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升级潜力较大。四是民营经济动力增强。借助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市场主体规模不断壮大,承载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为制造业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五是科技成果转化引领增量扩张。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完善,加快与资本市场对接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助推科技型企业加快成长,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六是人力资源支撑潜力巨大。全省有81所普通高校、724家科研院所、8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41位两院院士,近百万支撑制造业发展的技术工人和优秀企业家队伍,可为全省制造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二、基本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全省创新实施“五大规划”,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和《中国制造2025》等重要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构建以先进装备制造业、资源精深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并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壮大的现代产业新体系,着力建设工业强省,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快壮大市场主体,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加强政策保障。
  2.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发挥比较优势,挖掘有资源优势、市场总需求增长产业的潜力,加速壮大产业规模。依托“互联网+”厚植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制造业未来发展制高点。
  3.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坚持规划引领,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把握制造业发展趋势,突出问题导向,突破瓶颈制约,找准发展路径,努力提升高端制造、资源精深加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4.创新驱动,合作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发挥对俄合作的区位优势,坚持“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依托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打造开放合作新引擎。
  5.节能降耗,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强化制造业约束性指标管理,开展节能、节水示范引领,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消费自觉。把握工业化中后期生态资源的宝贵价值,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绿色制造产业体系。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左右。制造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制造业与互联网加速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产品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以“互联网+”应用为主的工业云大数据中心、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制造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有序发展;全省制造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高端装备制造、高品质食品制造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稳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制造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高端装备、食品制造等优势产业占比稳步提升。
  ——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食品制造、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形成“品牌效应”,形成一批重点企业和优势产品,引领全省制造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迈进。
  ——集群优势进一步突显。到2020年,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集群不断扩大,高端装备制造和绿色食品制造形成1000亿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争取建成1家至2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形成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制造业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争取达到300家。
  ——绿色发展态势进一步稳固。到2020年,绿色制造能力稳步提升,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二五”末下降18%。
  ——两化融合进一步提升扩面。到2020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不断扩大,制造业企业互联网普及率、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三、发展重点
  围绕工业强省建设,推动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科技实力和人才优势,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全面提升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水平,引导创新资源加速集聚,驱动制造业智能转型,着力推动有产业基础、有资源优势、有需求空间、有成果储备的制造业重点领域加快发展。

  (一)对接《中国制造2025》发展重点,我省具有优势的产业。
  1.电力装备。瞄准发电设备清洁高效的发展趋势,培育拥有核心创新能力、主业突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电力装备企业集团,建立比较完整的电力装备制造协作配套体系,将我省建成国家重要的电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水电、火电产业。以低排放、高效率、更大容量火电机组和高性能、大容量水电机组为重点,稳固大型火电、水电在行业中的全国领先地位。以哈电集团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优化型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重点开发35万千瓦流化床锅炉及66—100万千瓦等级的二次再热机组,加强大型贯流、超高水头和可变速抽水蓄能、冲击式水轮机组研制。加快新疆、蒙东煤燃烧技术,褐煤取水技术开发。
  核电产业。以消化吸收再制造三代核电技术,开发第四代核电技术为重点,打造国家级电力装备制造基地。以一重集团、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公司为依托,重点发展核岛、常规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及其他辅助设备。核岛主设备,重点开发反应堆压力容器、轴封式主泵、堆内构件、锻制一回路主管道和稳压器等核Ⅰ级设备。掌握第三代核电装备中压力容器的设计及制造技术,提供国产二代改进型、西屋联合体AP1000和法玛通EPR等三类堆型压力容器。常规岛主设备,重点发展第三代百万千瓦级半转速核电汽轮发电机组及其本体辅机,研发CAP1400/1700汽轮发电机组。大型铸锻件,开发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大型铸锻件,提供全部核岛主设备锻件及低压半速整锻转子等常规岛大型铸锻件。其他设备,重点发展非能动余热热交换器、高参数二次再热机组,模块化、分布式联合循环发电装置,核二、三级压力容器、汽水分离再热器、高压加热器等辅助设备。开发核电站全范围实时仿真平台及数字化核电站在线实时监控平台,自主研发核电站用机器人。立足自主研发,加强与国内设计研究院所合作,重点发展IE级K1、K2、K3类核用电动机和高温气冷堆一回路主氦风机及驱动装置。
  燃气轮机产业。引进消化吸收F级重型燃气轮机技术、巩固中小型燃气轮机产品谱系,打造哈尔滨燃气轮机装备造基地。以哈尔滨汽轮机厂为依托,加大与GE公司、AVI公司的技术合作,加快重型燃气轮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实现首台“9HA”本地化制造。以30万千瓦F级中低热值燃气轮机为目标,完成关键部件设计、试验论证和样本试制,开展F级中低热值燃料重型燃气轮机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制,建设重型燃气轮机批量制造基地。以中船重工七○三研究所、龙江广瀚中小燃气轮机产业园为依托,加快中小型燃气轮机、船用燃气轮机总装、整机实验和配套设备平台建设,打造中小型燃气轮机总装集成基地。依托中航东安集团,形成覆盖18千瓦至6000千瓦、型谱完整的多型号应急备用电源、分布式供能、军用装备燃机批量制造能力,建设微小型燃气轮机产业基地。开展燃烧室、高低压涡轮、空心叶片等高温热端部件研制,建设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研发制造基地。
  风电产业。依托骨干企业推进风电机组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和型谱化,围绕风电市场建设,释放风电装备产能。以北方工具、桦南华锐风电、黑河上海风电、大庆瑞好集团为依托,加快1.5兆瓦双馈式、半直驱式、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生产,开发2.5兆瓦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开发2.0兆瓦以上适合平原地区使用的风力发电机组、3兆瓦及以上海洋风力发电机组。以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依托,重点发展1.5兆瓦及以上异步电机、同步双馈电机、永磁电机和1.5兆瓦及以上风力发电机叶片,加快研发碳纤维等新型材质叶片。发展风电增速箱、主控系统、变流器及风力发电装备铸件、液压件、变压器、电缆等零部件。
  2.航空航天装备。把握国家空管领域改革和低空空域开放形成的市场机遇,积极争取国家“两机”重大专项支持,着力构建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航空材料、通用航空服务及相关配套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以飞机发动机、先进直升机、通用飞机等系列产品为重点,打造国内直升机、轻型多用途飞机、支线飞机生产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航天技术团队,强化资源配置能力,加快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和科技成果转化。整机,以哈飞集团公司、哈飞通用公司为依托,巩固扩大Z9、Z15等直升机市场,着力发展AC321C新一代高原直升机等先进系列产品和Y12F及Y12系列通用飞机。争取国家重型直升机项目布局。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发展涵道式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单旋翼无人机,做大无人机产业规模。发动机,依托中航东安集团,研发涡轮16型号发动机、先进民用直升机发动机、先进轻型双发直升机发动机,着力发展航空传动、辅助动力装置、航电关键部件、减速传动系统。功能部件,依托哈飞空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航哈轴有限公司、航天海鹰哈钛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着力发展航天复合材料、航天轴承及零部件,巩固现有国产飞机、直升机和通用飞机材料研制能力。发挥哈尔滨工业大学卫星技术、空间激光通信技术优势,着力加快推进航天器、应急空间飞行器等新型航天装备及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快卫星技术及应用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融合,推进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智慧农业、智慧林业、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跨境物流等领域的发展。推动高分数据应用增值服务,满足道路规划、城区监测、水情分析、抢险救灾、国土资源监测和林业资源调查等应用需求。
  3.轨道交通装备。保持国内铁路货车市场占有率、主营业务销售收入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的领先地位,将我省铁路货车制造业打造成世界级先进水平。以齐齐哈尔轨道装备公司为依托,重点发展铁路货车、铁路救援起重机、特种集装箱、站场装备。建设国家重载快捷铁路货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善基础平台、技术平台、产品平台,推动铁路货车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公司、牡丹江轨道交通装备公司为依托,建设货车修理及出口车基地和关键配件制造基地。以一重集团、哈飞工业公司等为依托,加强与中国通用咨询公司的合作,进军高铁配套行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和资本输出的跨越。
  4.高档数控机床。开发高速、精密、智能、复合、多轴联动并具备网络通信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突破稳定性、可靠性、一致性等关键技术,打造国家级重型数控机床产业基地。整机,以齐重数控、齐二机床为依托,面向航空航天、船舶及海洋工程、轨道交通、汽车等行业,重点发展重型数控立卧车床、铣镗床、多工位压力机;以华工机床为依托,重点发展物理钢材试样专用机床、重型超精度镜面铣磨数控专用机床,打造齐齐哈尔数控重型机床产业集群。功能部件,以哈量集团、哈尔滨第一工具厂为依托,重点发展时栅传感器,高精度、高性能精密量仪类,高精度数控刀具及工具;以齐二机床、哈工大华工、福瑞达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摆角铣头、高力矩电机和滚柱丝杠;以哈超精密为依托,重点发展超精密气浮主轴、系列超精密气浮直线导轨和系列高速超精密电主轴等高性能产品,打造哈尔滨机床功能部件产业集群。增材制造,着力发展增材制造(3D打印)装备,瞄准钛合金、高强合金钢、高强铝合金以及非金属工程材料等方向,攻克材料制备、打印头、智能软件等瓶颈,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以哈量集团、齐重数控、齐二机床为依托,加强企业系统集成解决能力建设,研发成组工艺生产线,为用户提供成套设备解决方案,围绕远程诊断、在线监测、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引导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5.机器人。抢抓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体系,成为全国机器人技术重要输出源头,打造哈尔滨机器人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院校的成果和人才优势,提升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哈尔滨博实自动化公司等重点企业的研发、制造能力,重点开发用于航空、汽车、电子、洁具、冶金、家电、仓储、物流等领域的工业机器人;用于医疗、家庭、餐饮、国防军工等领域的服务机器人。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在系统集成减速系统、伺服系统等关键技术环节实现突破。
  6.汽车。抢抓传统汽车技术优化、新能源汽车加速扩张的市场机遇,优化整车产品结构,推进整车量产规模化,提升配套服务能力。整车,以长安福特哈尔滨分公司、大庆沃尔沃汽车公司为依托,打造高端乘用车,提升规模化生产水平,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以黑龙江龙华汽车、哈尔滨通联客车、哈尔滨龙江客车等企业为依托,发展新能源客车,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抓住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机遇,尽快释放产能。以哈尔滨建成北方专用车、哈尔滨万客特种车、牡丹江盛德专用车等企业为依托,发展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油田专用车、气态液态专用车、特种车、低温专用车产业。配套,以光宇集团、巨容公司、中科众瑞等企业为依托,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提升工程,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以黑龙江龙华汽车公司为依托,重点开发生产专用电机、太阳能光伏组件等产品。以东安动力、东安三菱、一汽哈变、艾瑞等汽车配套产品龙头企业为依托,发展发动机、底盘、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总成,形成零件—部件—总成—模块化的研发制造产业链,推动总成及关键零部件近地化配套,促进汽车配套产业快速发展。
  7.农机装备。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增加品种供给,提升产品档次和层级为目标,加快农机装备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促进骨干企业规模化、名优产品系列化、配套协作体系化,构建具有核心技术的产业集群,打造中国北方现代农机装备制造基地。动力机械,以约翰·迪尔(佳木斯)公司、凯斯纽荷兰(哈尔滨)公司、一拖(黑龙江)公司、爱科(大庆)公司、雷沃北大荒公司、佳木斯骥驰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发展180—300马力轮式拖拉机、45—100马力节能环保型拖拉机等动力机械,打造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农机装备制造基地。非动力机械,以常发佳联公司、金亿(大庆)公司等为重点,发展麦稻豆通用联合收获机、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等收获机械;以格兰(大庆)公司、勃农兴达公司、融拓北方公司等为重点,发展8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的气吸式精密播种机、免耕精量播种机等大中型智能化精密种(栽)植机械,以及乘坐式高速水稻插秧机、水稻育秧工厂化成套设备;以凯斯公司、龙牧公司、亿龙公司等为重点,发展秸秆还田机、打包机、茎杆兼收机;以沃尔公司、众荣公司为重点,发展经济作物和棚室机械。打造佳木斯、七台河农机装备制造基地。功能部件,以大马力新型高效拖拉机为重点,提升发动机、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的省内配套能力;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前后桥、变速箱、齿轮、特殊轴类等关键零部件,发展电控液压提升系统、静液压驱动系统、控制元件。
  8.海洋工程装备。把握海洋资源开发、海洋食品、海洋新能源、海洋采矿等新兴行业的重大发展机遇,以省内技术与研发基础为支撑,围绕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的增长需求,着力在舰船动力以及海工关键配套装备领域加强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院所的成果优势,加快海洋探测传感、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水下通信设备、水下机器人、海工关键配套装备等成果产业化进程。依托中船重工七○三研究所、哈船动力、哈汽轮机厂,推动舰船动力装置研发设计、产品制造和远程运维等加快发展。依托哈船智能装备、哈船导航、哈船特装等企业,发展海洋定位系统、导航、探测等海工关键配套装备。
  9.新材料。加大研发投入,以关键新材料制备技术、工艺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为重点,强化新材料产业基础能力,加快发展有技术支撑、有产业基础、有资源保障的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依托东北轻合金公司、航天海鹰钛合金公司、北方特种合金公司等骨干企业,发展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重点满足航空发动机、直升机减速传动系统、高速铁路等交通运输装备需求。依托北满特钢、一重集团,以满足先进装备制造和重大工程需求为目标,发展用于高效节能电机、高端发动机、高速铁路、高端精密机床、高档汽车等先进装备关键零部件的新材料。开发柔性石墨密封材料、润滑材料、负极材料、核级石墨材料。依托牡丹江金钻碳化硼公司等骨干企业,研发碳化硅硬质粉体材料、高性能碳化硼和碳化硅特种陶瓷材料。发挥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研发优势,发展树脂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开发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依托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公司),开发高品质焊接材料及附件。发挥哈尔滨奥瑞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产业优势,发展高品质蓝宝石人工晶体及制品。支持骨干企业,突破多晶硅、单晶硅产业化关键技术,发展硅基半导体材料。围绕3D打印材料、超导材料、智能仿生材料与超材料石墨烯等新材料前沿方向加大创新力度,抢占发展先机和战略制高点。
  10.生物医药。着力提高生物医药产业的整体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重点开发一批创新药物,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提高医药产业竞争力。着力打造哈尔滨—大庆—牡丹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采用先进适用的生物工程技术,改造传统化学制药、中成药和生化制药产业。开发特色原料药新品种,注重产品系列化,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国内市场份额。依托哈药集团、葵花药业、誉衡药业、大庆福瑞邦药业、珍宝岛药业、友搏药业等骨干企业,加强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药物,促进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化和中药现代化。发展新型抗肝炎、结核等重大传染病疫苗,基因生物工程药、抗体药、多肽药等生物技术药研发,抗病毒、抗耐菌等生物药品以及中药新药提取精制。推广先进的提取纯化技术,实施传统中药二次开发,重点发展双黄莲粉针和口服液、护肝片、清开灵颗粒、疏血通注射液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二)我省有资源优势,总需求有增长空间的优势传统产业。
  1.高品质乳制品。瞄准国内健康性消费需求变化趋势,加速培育和壮大拥有核心竞争力、具备一定国际化经营能力的大型乳制品企业集团,打造全国优质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基地。以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飞鹤乳业有限公司、万家宝鲜牛奶(投资)有限公司、红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重点,发展适合国人体质、更亲近母乳的高端婴幼儿配方乳粉,加快发展高品质生鲜乳、含乳饮料、高端中老年配方乳粉、系列功能性营养配方乳粉、奶酪、乳珍、奶油以及浓缩乳清蛋白粉等产品。
  2.高品质肉类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健康性、营养性、娱乐性、时尚性需求为导向,研发新产品,加大省名牌培育,提升品牌价值。依托北大荒肉业有限公司、大庄园集团、宾西牛业、中谷和牛、秋林里道斯、大众内联、老鼎丰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冷鲜分割肉、高档牛羊肉、发酵功能制品、休闲熟食制品以及谷物与肉奶混制食品。
  3.高品质精深加工食品。重点在全省有资源优势和供给能力的水稻、玉米等主粮加工领域形成高品质食品制造的快速突破,加快发展与传统谷物结合的营养性、时尚性、娱乐性食品和突出非转基因特色的精深加工产品。发展适合大众消费的高品质纯粮酒、果酒和功能性保健酒。依托全省纯天然野生绿色森林产品、北药等特色资源优势,重点开发速食菌类、野生坚果及浆果类休闲食品、野生蜂产品、药食同源及高端中医养生食品。
  4.石化及煤化工产品。以“油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石油精深加工,做大上游、做精下游。发挥大庆作为国家能源生产基地和能源战略通道的优势,推进大庆石化千万吨炼油扩能等项目建设,争取俄油落地加工,扩大炼油规模,做大“油头”;围绕现有和新增化工原料资源,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发展具有延伸增值效应的乙烯、丙烯、碳4、碳5、碳9、芳烃和橡塑深加工等产业链,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推动石化产品向高端化、专用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拉长做粗“化尾”,打造大庆石化产业基地。以“煤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煤炭精深加工。推进双鸭山180万吨煤制甲醇转60万吨烯烃、鹤岗40万吨煤制乙二醇、大庆6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利用等重大项目落地,加快30万吨稳定轻烃等项目建设,打造新型煤化工产业集群。
  5.石墨及钼产品。发挥鸡西、鹤岗等地丰富的石墨资源和哈尔滨科技人才优势,以贝特瑞公司、普莱德公司、鹤鸣云山矿业公司、哈尔滨天宝石墨公司、奥宇集团公司、哈尔滨电碳厂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快发展高纯石墨、负极材料、密封散热材料、超硬材料、特种石墨、吸附净化材料和石墨新型建筑材料等石墨深加工产品。推进石墨烯技术研发和生产应用,依托哈尔滨万鑫石墨谷公司、鹤岗华升公司、七台河宝泰隆新材料公司、哈尔滨赫兹公司、哈尔滨烯创公司等骨干企业,开展石墨烯绿色制备、石墨烯润滑油、石墨烯散热、石墨烯吸波等重点产业化项目;重点推进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石墨烯研发成果转化,孵化培育石墨烯吸附过滤、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石墨烯在新能源领域应用等项目,打造全国重要的石墨及石墨烯新材料产业集群。挖掘鹿鸣、岔路口钼矿资源潜力,提高鹿鸣钼矿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加快大兴安岭岔路口钼矿前期工作。以伊春铁力矿产加工园区为重点,谋划推进钼铁、氧化钼、钼条、钼丝、钼酸铵等钼矿精深加工产品项目,延伸钼产品加工产业链。

  (三)适应未来发展趋势,有技术溢出和成果储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1.动力锂离子电池。以新能源汽车、通信、太阳能发电、机器人等应用领域为重点,依托哈尔滨光宇集团等骨干企业,提升锂电池材料技术水平,引入高性能电芯制造封装生产线,加快扩大电池材料及电芯制造封装规模。开发适用于电动车、助力车、矿灯、各种数码产品、电动工具、仪器仪表用电源电芯及军工等倍率放电产品的锂电池系列产品。
  2.轨道交通列控产品。把握国内铁路市场和城市轨道装备以及国外铁路市场机会,打造面向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研发、生产、制造、运维服务和技术支撑的轨道交通列控装备产品基地。发挥黑龙江瑞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的技术优势,以列控系统装备为重点,发展先进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装备,轨道电路、车站电码化、微机联锁、应答器、地面列控中心、监测及维护诊断等铁路信号装备系列产品。
  3.传感器。结合市场需求,发挥技术优势,推动传感器产品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依托中电科第四十九所,推进硅微传感器、陶瓷微结构传感器、薄膜微传感器和微组装传感器组件工艺技术平台以及相关传感器产业化平台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MEMS化学传感器产业化基地,加快建立集技术创新、产业化和市场应用为一体的传感器产业体系。
  4.卫星激光通信。面向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需求,建设全省空间激光通信研发基地。以航天激光通信载荷产品为重点,研制不同系列、不同用途的激光通信终端。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技术与研发优势,围绕低轨卫星激光通信、中继卫星激光通信网、地面激光用户终端,把卫星激光通信技术推广应用至军民两用领域。拓展军民两用市场,开发空间大容量通信和空间互联网等业务。
  5.嵌入式软件。依托哈工大软件公司、亿阳信通、威帝电子、大庆华创等骨干企业,瞄准通信设备、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智能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装备等领域的设备嵌入式系统软件、经营管理软件、产品研发设计软件和生产控制软件,打造自主可控的嵌入式系统研发平台,形成一批工业软件解决方案,加快全省软件产业的发展。
  6.新一代显示屏。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着力培育新型显示产业。依托大庆映奥科技有限公司,发挥产业资源、技术积累及研发优势,集成小间距 LED/OLED/TFT-LCD/QD等新技术,加快发展满足照明、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等领域需求的硬(柔)性3D显示适配、高清显示屏及相关组件。瞄准QLED新一代显示产品,培育核心企业,加强要素和资源配置,加快产业布局。
  7.生物质开发利用。瞄准新一代生物质液体和气体燃料,拓展生物能源应用空间,争取在发电、供气、供热、燃油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依托哈尔滨中科良大公司,促进生物航油产业化,加快秸秆航空燃油千吨级中试转化,培育万吨级产业规模。依托泉林纸业、中粮集团等骨干企业,促进生物质秸秆综合利用,加快生物资源绿色高效转化。

  四、重点任务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制造业创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产能合作工程、军民融合工程、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强化工业基础性研究,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工业强省建设。

  (一)实施制造业创新工程。
       促进科技创新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本地转化水平。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龙头企业、优势企业,以需求为导向,参与国家科研攻关项目和重大创新工程,瞄准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加强重点产品、关键部件、先进工艺的研发和攻关。创建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不断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集成能力。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独立发展成为生产性服务实体,探索建立新的推进机制。
  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以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打通技术、组织、商业、资本之间的分割与壁垒,着力突破实验室技术向产品技术转移中创新平台不够、中试系统不全的“瓶颈”,积极构建从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的新型制造业创新平台。以省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依托,集成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船重工七○三研究所、中电科第四十九所等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积极吸纳行业骨干企业参加,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吸收集聚各方面创新资源和科研成果,向企业提供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带动企业创新发展。依托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技术优势,率先打造国家级机器人创新中心,加速形成品牌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业转化。依托省重点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创新成果,瞄准市场需求和应用,加快重点行业的成果转化应用,重点推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食品等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和引导人才向有成果产业化前景的方向集聚。积极探索技术股权、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融入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机制,加快创新成果和人才向高技术小企业、中小型制造企业转化和流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水平,推广科技企业新型孵化模式,推动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高新区等高新技术园区建立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增强服务功能,完善哈尔滨科技创新城配套功能,加快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二)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引导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
  加快培育推广智能制造。着力发展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积极推广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通过开展试点示范,提高传统制造业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在装备、石化、冶金、医药、食品等传统制造业领域,加快推进生产过程、管控系统和关键工序的智能化升级改造。重点引导具备一定先发优势的电站成套装备、机器人、汽车等制造业骨干企业,率先向同行业和产业链配套环节输出标准化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以行业云平台为支撑的智能互联工厂。以高端制造基础较好的企业为试点示范,实施“100+1000”工程,打造100个数字化(智能)车间,建设1000条自动化生产线。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加速发展具有自感知、故障诊断、自适应、数据存储及分析挖掘、网络通信功能的智能装备(产品)。围绕市场需求,重点发展智能终端。支持制造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
  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发展。以《黑龙江省“互联网+工业”行动计划》(黑政办发〔2015〕65号)为牵引,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工业强基、工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中采信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结果。分行业、分领域遴选贯标企业,引导企业加快互联网环境下的业务创新和组织变革,培育数据驱动、网络协同、精细管理等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推动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省内制造基础较好的企业,利用基于互联网的行业垂直平台、区域商品现货交易平台、国际期货平台、细分行业电商平台、国际产能合作综合服务平台和跨境电子商务,加快实现对供应链、销售链和服务链的精准管理,全面提升制造企业与国内外市场的对接能力。
   加速发展新模式和新业态。推动企业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服务新方式。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发展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开放共享、关键技术协同攻关等协同制造新模式。支持大企业建立面向社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平台,鼓励地方发展新兴众创空间,打造新型创新载体。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企业生产方式从单一产品制造,向“产品+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推动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加快跨界融合步伐,积极培育、发展跨界融合新业态。
  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以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推动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以《黑龙江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导目录》为引导,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围绕发电设备、航空航天设备、轨道交通设备、机器人、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具有比较优势的17个重点领域,通过实施试点示范项目,推进“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围绕国家确定的工业强基发展重点,引导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优势企业通过改造创新,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等方面实现突破。

  (三)实施绿色制造工程。
       支持企业开展能效提升、清洁生产、工业节水等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重点行业和企业循环化改造,推动资源循环再生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强化重点行业节能降耗管理,严格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市场准入条件,淘汰高耗能、高排放工艺和设备。支持节能低碳技术改造和工艺提升。推动工业锅炉系统、变压器、内燃机等终端用能产品提高能效水平。建立健全工业节能监测、监管体系,推进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的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工业能源梯级利用、余热余压尾气综合利用。建立工业节约用水约束机制,围绕钢铁、化工、造纸、印染等高耗水行业,大力推进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效率。
  提升生产过程清洁化水平。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加强对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医药制造业等废水排放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针对聚氯乙烯行业、铅酸蓄电池等高环境风险行业实施污染物削减计划,不断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城市矿产”开发和低值废弃物利用,提高飞机、废弃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拆解利用技术水平。推进煤炭、电力、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造纸、食品、纺织等行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以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稀贵金属、废纸、废橡胶、废塑料、废旧电子电器等废旧装备和物资的综合利用为重点,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组织实施再制造技术工艺应用示范,开展发动机等高值部件再造。探索建立再制造旧件溯源及产品追溯跟踪信息体系,促进再制造产业规范发展。
  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园区,推动节能环保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加大煤炭高效燃烧、新一代炼焦节能工艺及高效节能电机、半导体照明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推广高能效电机、风机、水泵、压缩机等终端用能产品。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遵循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原则,大力开展绿色设计示范试点,加快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低耗、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工业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四)实施产能合作工程。
       围绕“一带一路”,坚持“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促进生产要素向通道沿线集聚,加快对外贸易合作转型升级,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鼓励企业承接境外承包工程,以工程带装备,以整机带零件,以项目带服务,扩大出口规模,提升国际合作层次。推动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等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走出去”,主动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通过与央企合作拓展国际产能合作路径,借助央企的国际市场营销体系、国际工程承包配套,进一步巩固现有传统市场,合作开发新兴市场,大力开拓发达国家市场。
  加快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将与我省装备等产品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国家作为重点,推进电站成套设备、航空航天、新型农机、石油机械、轨道交通、高档数控机床、汽车、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加强与俄中部和欧洲部分地区工业与技术合作,在装备制造、新兴产业、高新技术成果
企业入驻
0574-88212221

客服微信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