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
制造业是全省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抢抓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重大机遇,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建设工业强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打造黑龙江制造新优势,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制造业发展回顾及“十三五”时期展望
(一)“十二五”时期制造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全省工业经济的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2424亿元,比“十一五”净增26456亿元,增长73.6%;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2155亿元。“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8731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2万亿元,建成投产项目19084个。制造业作为工业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在促进工业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创新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规模实力不断壮大。“十二五”期间,全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产值43558亿元,比“十一五”增长98.1%,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70%;实现工业增加值993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44.8%,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截至“十二五”末,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3591户,资产总额7862亿元,分别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7%、54.5%。发电设备、重型装备等一批主导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在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器、嫦娥探月工程、北斗导航、蛟龙载人潜水器等国家重大工程中,“龙江制造”综合实力得到充分展示。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总体向调优、调轻的方向加快转变。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不断提升,装备工业、食品工业快速增长,成为全省工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比逐步下降,非公有制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到“十二五”末,轻重工业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17∶83调整为30∶70;制造业与采掘业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45∶50调整为53∶38;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由“十一五”末的73.4%、59.4%、80.1%降至56.6%、41.8%、56.2%。“十二五”期间,滚动实施投资亿元以上“双百工程”重点工业项目779个,累计完成投资2783.6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634.3亿元,占“双百工程”项目完成投资的58.7%,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规模效应。
3.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全省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产学研联合、企业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工作扎实推进。累计认定和推广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126个,其中35个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全省工业企业开发重点新产品1140个,其中434项填补国内空白,63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04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3个。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R&D)平均为0.99%,比“十一五”提高0.19个百分点。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服务于制造业的跨界融合、服务型制造、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一批典型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显现。
4.两化融合进程加快。“十二五”期间,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不断深化,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进入推广阶段,940户企业完成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有7家企业成为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企业。哈尔滨被列为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哈尔滨、大庆入选全国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和“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全省工业企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省重点企业的ERP(企业资源计划)普及率指数为68.2%,MES(生产执行系统)普及率指数为76%,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普及率指数为71.5%。
5.军民融合扎实推进。“十二五”期间,军工高新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加快,军工民品规模不断扩大。飞机、发动机、特种车、压力容器、风电装备、汽车电子等优势产业保持稳步提高,机器人、燃气轮机、电子传感器、卫星应用、钛合金、增材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新进展,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强。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初步建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6.园区建设开放合作步伐加快。截至“十二五”末,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培育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12个;全省县域工业园区发展到66个,入驻企业2983户,实现产值2861亿元,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累计投入达到150亿元。“十二五”期间,全省制造业合资合作水平稳步提高,项目建设载体不断壮大。与央企合作进一步深化,一批“央企合作”“民企龙江行”“中俄博览会”“龙港交流合作”等招商引资推介生成的制造业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十二五”期间,制造业利用外资完成投资350亿元。
7.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综合能耗持续下降,能源利用率明显提升。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为4975万吨标准煤,比“十一五”末下降14.1%。“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3.4%,超额完成了下降21%的预期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省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体制机制性矛盾急需破解,国有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区域市场化总体水平不高,非公经济活力释放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重化工业特征明显,总体产业层次不高;部分行业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占比不高,提升速度缓慢;资源转化质量不高,精深加工比重偏小,产业集中度偏低。此外,思想观念落后,忽视市场营销,不善于与资本市场合作等,也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掣肘因素。
(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1.面临的形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主线,对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产业生态带来革命性影响。从国际发展趋势看,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再工业化”战略,推动中高端制造业回流,制造业重新成为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利用低成本竞争优势,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附加值环节转移。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新兴经济体争夺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从国内发展格局看,《中国制造2025》突出高端引领,沿海发达省份利用早期的市场、资金、技术积累和人才集聚优势,转型升级加速,先发优势明显;中部地区占有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发展一般性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明显。从全省发展实际看,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矛盾集中,一般性投资意愿减弱,重化工业受产能过剩影响,形成约束性传导,成长空间受限、市场需求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不强,制造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2.优势与潜力。全省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重大举措释放政策红利。“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新一轮东北振兴”“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际产能合作”等重大政策,将有力助推制造业加快发展。二是制造业优质存量释放比较优势。电站成套设备、轨道交通、数控机床及军工领域的产业体系较为完整,技术积累与商业模式成熟,部分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三是资源有优势、总需求增长领域潜力突出。高品质乳制品、肉制品、高端食品制造的消费需求升级、产品升级,市场空间巨大;加强煤化及石化产业链协作配套,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石墨、钼、铜等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升级潜力较大。四是民营经济动力增强。借助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市场主体规模不断壮大,承载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为制造业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五是科技成果转化引领增量扩张。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完善,加快与资本市场对接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助推科技型企业加快成长,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六是人力资源支撑潜力巨大。全省有81所普通高校、724家科研院所、8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41位两院院士,近百万支撑制造业发展的技术工人和优秀企业家队伍,可为全省制造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二、基本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全省创新实施“五大规划”,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和《中国制造2025》等重要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构建以先进装备制造业、资源精深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并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壮大的现代产业新体系,着力建设工业强省,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快壮大市场主体,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加强政策保障。
2.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发挥比较优势,挖掘有资源优势、市场总需求增长产业的潜力,加速壮大产业规模。依托“互联网+”厚植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制造业未来发展制高点。
3.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坚持规划引领,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把握制造业发展趋势,突出问题导向,突破瓶颈制约,找准发展路径,努力提升高端制造、资源精深加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4.创新驱动,合作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发挥对俄合作的区位优势,坚持“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依托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打造开放合作新引擎。
5.节能降耗,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强化制造业约束性指标管理,开展节能、节水示范引领,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消费自觉。把握工业化中后期生态资源的宝贵价值,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绿色制造产业体系。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左右。制造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制造业与互联网加速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产品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以“互联网+”应用为主的工业云大数据中心、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制造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有序发展;全省制造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高端装备制造、高品质食品制造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稳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制造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高端装备、食品制造等优势产业占比稳步提升。
——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食品制造、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形成“品牌效应”,形成一批重点企业和优势产品,引领全省制造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迈进。
——集群优势进一步突显。到2020年,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集群不断扩大,高端装备制造和绿色食品制造形成1000亿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争取建成1家至2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形成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制造业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争取达到300家。
——绿色发展态势进一步稳固。到2020年,绿色制造能力稳步提升,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二五”末下降18%。
——两化融合进一步提升扩面。到2020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不断扩大,制造业企业互联网普及率、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三、发展重点
围绕工业强省建设,推动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科技实力和人才优势,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全面提升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水平,引导创新资源加速集聚,驱动制造业智能转型,着力推动有产业基础、有资源优势、有需求空间、有成果储备的制造业重点领域加快发展。
(三)适应未来发展趋势,有技术溢出和成果储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1.动力锂离子电池。以新能源汽车、通信、太阳能发电、机器人等应用领域为重点,依托哈尔滨光宇集团等骨干企业,提升锂电池材料技术水平,引入高性能电芯制造封装生产线,加快扩大电池材料及电芯制造封装规模。开发适用于电动车、助力车、矿灯、各种数码产品、电动工具、仪器仪表用电源电芯及军工等倍率放电产品的锂电池系列产品。
2.轨道交通列控产品。把握国内铁路市场和城市轨道装备以及国外铁路市场机会,打造面向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研发、生产、制造、运维服务和技术支撑的轨道交通列控装备产品基地。发挥黑龙江瑞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的技术优势,以列控系统装备为重点,发展先进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装备,轨道电路、车站电码化、微机联锁、应答器、地面列控中心、监测及维护诊断等铁路信号装备系列产品。
3.传感器。结合市场需求,发挥技术优势,推动传感器产品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依托中电科第四十九所,推进硅微传感器、陶瓷微结构传感器、薄膜微传感器和微组装传感器组件工艺技术平台以及相关传感器产业化平台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MEMS化学传感器产业化基地,加快建立集技术创新、产业化和市场应用为一体的传感器产业体系。
4.卫星激光通信。面向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需求,建设全省空间激光通信研发基地。以航天激光通信载荷产品为重点,研制不同系列、不同用途的激光通信终端。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技术与研发优势,围绕低轨卫星激光通信、中继卫星激光通信网、地面激光用户终端,把卫星激光通信技术推广应用至军民两用领域。拓展军民两用市场,开发空间大容量通信和空间互联网等业务。
5.嵌入式软件。依托哈工大软件公司、亿阳信通、威帝电子、大庆华创等骨干企业,瞄准通信设备、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智能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装备等领域的设备嵌入式系统软件、经营管理软件、产品研发设计软件和生产控制软件,打造自主可控的嵌入式系统研发平台,形成一批工业软件解决方案,加快全省软件产业的发展。
6.新一代显示屏。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着力培育新型显示产业。依托大庆映奥科技有限公司,发挥产业资源、技术积累及研发优势,集成小间距 LED/OLED/TFT-LCD/QD等新技术,加快发展满足照明、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等领域需求的硬(柔)性3D显示适配、高清显示屏及相关组件。瞄准QLED新一代显示产品,培育核心企业,加强要素和资源配置,加快产业布局。
7.生物质开发利用。瞄准新一代生物质液体和气体燃料,拓展生物能源应用空间,争取在发电、供气、供热、燃油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依托哈尔滨中科良大公司,促进生物航油产业化,加快秸秆航空燃油千吨级中试转化,培育万吨级产业规模。依托泉林纸业、中粮集团等骨干企业,促进生物质秸秆综合利用,加快生物资源绿色高效转化。
四、重点任务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制造业创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产能合作工程、军民融合工程、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强化工业基础性研究,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工业强省建设。
(一)实施制造业创新工程。
促进科技创新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本地转化水平。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龙头企业、优势企业,以需求为导向,参与国家科研攻关项目和重大创新工程,瞄准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加强重点产品、关键部件、先进工艺的研发和攻关。创建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不断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集成能力。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独立发展成为生产性服务实体,探索建立新的推进机制。
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以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打通技术、组织、商业、资本之间的分割与壁垒,着力突破实验室技术向产品技术转移中创新平台不够、中试系统不全的“瓶颈”,积极构建从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的新型制造业创新平台。以省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依托,集成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船重工七○三研究所、中电科第四十九所等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积极吸纳行业骨干企业参加,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吸收集聚各方面创新资源和科研成果,向企业提供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带动企业创新发展。依托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技术优势,率先打造国家级机器人创新中心,加速形成品牌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业转化。依托省重点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创新成果,瞄准市场需求和应用,加快重点行业的成果转化应用,重点推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食品等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和引导人才向有成果产业化前景的方向集聚。积极探索技术股权、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融入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机制,加快创新成果和人才向高技术小企业、中小型制造企业转化和流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水平,推广科技企业新型孵化模式,推动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高新区等高新技术园区建立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增强服务功能,完善哈尔滨科技创新城配套功能,加快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二)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引导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 加快培育推广智能制造。着力发展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积极推广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通过开展试点示范,提高传统制造业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在装备、石化、冶金、医药、食品等传统制造业领域,加快推进生产过程、管控系统和关键工序的智能化升级改造。重点引导具备一定先发优势的电站成套装备、机器人、汽车等制造业骨干企业,率先向同行业和产业链配套环节输出标准化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以行业云平台为支撑的智能互联工厂。以高端制造基础较好的企业为试点示范,实施“100+1000”工程,打造100个数字化(智能)车间,建设1000条自动化生产线。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加速发展具有自感知、故障诊断、自适应、数据存储及分析挖掘、网络通信功能的智能装备(产品)。围绕市场需求,重点发展智能终端。支持制造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
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发展。以《黑龙江省“互联网+工业”行动计划》(黑政办发〔2015〕65号)为牵引,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工业强基、工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中采信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结果。分行业、分领域遴选贯标企业,引导企业加快互联网环境下的业务创新和组织变革,培育数据驱动、网络协同、精细管理等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推动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省内制造基础较好的企业,利用基于互联网的行业垂直平台、区域商品现货交易平台、国际期货平台、细分行业电商平台、国际产能合作综合服务平台和跨境电子商务,加快实现对供应链、销售链和服务链的精准管理,全面提升制造企业与国内外市场的对接能力。 加速发展新模式和新业态。推动企业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服务新方式。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发展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开放共享、关键技术协同攻关等协同制造新模式。支持大企业建立面向社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平台,鼓励地方发展新兴众创空间,打造新型创新载体。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企业生产方式从单一产品制造,向“产品+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推动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加快跨界融合步伐,积极培育、发展跨界融合新业态。 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以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推动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以《黑龙江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导目录》为引导,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围绕发电设备、航空航天设备、轨道交通设备、机器人、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具有比较优势的17个重点领域,通过实施试点示范项目,推进“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围绕国家确定的工业强基发展重点,引导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优势企业通过改造创新,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等方面实现突破。
(三)实施绿色制造工程。
支持企业开展能效提升、清洁生产、工业节水等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重点行业和企业循环化改造,推动资源循环再生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强化重点行业节能降耗管理,严格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市场准入条件,淘汰高耗能、高排放工艺和设备。支持节能低碳技术改造和工艺提升。推动工业锅炉系统、变压器、内燃机等终端用能产品提高能效水平。建立健全工业节能监测、监管体系,推进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的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工业能源梯级利用、余热余压尾气综合利用。建立工业节约用水约束机制,围绕钢铁、化工、造纸、印染等高耗水行业,大力推进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效率。
提升生产过程清洁化水平。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加强对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医药制造业等废水排放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针对聚氯乙烯行业、铅酸蓄电池等高环境风险行业实施污染物削减计划,不断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城市矿产”开发和低值废弃物利用,提高飞机、废弃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拆解利用技术水平。推进煤炭、电力、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造纸、食品、纺织等行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以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稀贵金属、废纸、废橡胶、废塑料、废旧电子电器等废旧装备和物资的综合利用为重点,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组织实施再制造技术工艺应用示范,开展发动机等高值部件再造。探索建立再制造旧件溯源及产品追溯跟踪信息体系,促进再制造产业规范发展。
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园区,推动节能环保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加大煤炭高效燃烧、新一代炼焦节能工艺及高效节能电机、半导体照明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推广高能效电机、风机、水泵、压缩机等终端用能产品。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遵循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原则,大力开展绿色设计示范试点,加快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低耗、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工业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四)实施产能合作工程。
围绕“一带一路”,坚持“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促进生产要素向通道沿线集聚,加快对外贸易合作转型升级,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鼓励企业承接境外承包工程,以工程带装备,以整机带零件,以项目带服务,扩大出口规模,提升国际合作层次。推动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等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走出去”,主动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通过与央企合作拓展国际产能合作路径,借助央企的国际市场营销体系、国际工程承包配套,进一步巩固现有传统市场,合作开发新兴市场,大力开拓发达国家市场。
加快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将与我省装备等产品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国家作为重点,推进电站成套设备、航空航天、新型农机、石油机械、轨道交通、高档数控机床、汽车、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加强与俄中部和欧洲部分地区工业与技术合作,在装备制造、新兴产业、高新技术成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如涉及网站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本站注明“来源:机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机智网(
www.jqzns.com)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均来自互联网或者用户自行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