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西门子以“数字化企业——让工业更进一步”为主题亮相2020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览期间,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西门子大中华区数字化工业集团总经理王海滨就展区亮点、前沿创新、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等话题与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
展区亮点:共筑合作伙伴生态
Q:每年工博会,西门子都会呈现先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今年西门子展区相对于往年有哪些不同?
王海滨:第一,今年我们的展台花了较大篇幅在讲西门子在离散、流程和混合工业帮助客户进行数字化转型,从理念到实践的案例和方法论。
第二,我们着重讲了产品线中新推出来的比较前沿的技术,比如说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通讯定位技术。
第三,西门子今年除展示自己的内容,还第一次邀请6家合作伙伴展出他们的工程实践。推动数字化转型的生态发展非常重要,西门子携手很多工程公司、软件公司、IT/OT相结合的公司,共同帮助终端用户实施转型项目。今年邀请的6家合作伙伴也是我们展台上的亮点,我们也希望明年、后年再邀请更多的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展出。
前沿创新:工业5G尚需时日
Q:近来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请问您怎么看待新技术和工业的融合?西门子是如何利用新技术的融合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的?
王海滨: 5G、边缘计算、云计算等代表了IT技术,而工业自动化、机器设备则来自OT领域。数字化企业向“工业4.0”方向发展重要的特征是IT和OT相互结合。过去工业3.0/3.X的时代,OT和IT中间是割裂的,而在数字化、智能化的企业中,IT和OT需要融合起来,这是本质。
西门子首先在驱动自己的数字化转型。过去十几年中,西门子在工业软件领域持续投资。西门子也成立了咨询业务,比如说西门子Advanta以及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的工业服务咨询和增值服务业务。随着这些业务板块的建立,我们培养了一批综合了IT和OT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这些能力的建立,我们在中国很多重要的行业都建成了“灯塔”项目,并基于这些示范型项目进一步复制推广。
西门子对于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也已经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比如西门子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帮助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冲压车间开展对关键生产设备状态数据,尤其是振动数据的实时分析,并基于这些分析实现预测性维护。此外,西门子基于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的预测性维护系统SiePA是西门子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的典型案例。它已成功应用于包括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多个客户工厂,为客户建立起了从智能预警到高级诊断的闭环机制,以保证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Q:5G从商用走入工业还有很漫长的过程,从西门子的角度来说,中间还要突破哪些环节?西门子在工业5G的产品研发上有什么新进展可以分享一下?
王海滨:工业5G真正用到工业场景恐怕还需要一点时间,因为工业场景要求的是极高的可靠性以及极高的准确性。在工业场景里,哪怕是毫秒级别的中断都不允许,如果出现通讯中断、数据丢失等情况,会导致灾难性的结果。
目前西门子在德国总部已经完成5G测试床建设,在汽车行业生产场景里首先进行测试。但是,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真正实现5G在工业场景的应用。即便5G具备低时延、高准确性的特点,解决了相应的芯片、产品、商业模式、工业频段等问题,5G也可能会特别适用于某些工业场景,而对其他一些工业场景还不行。5G在工业界的应用还需要被逐步验证,这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数字化转型:从顶层设计到项目落地
Q:今年疫情对西门子的数字化推进有哪些影响?
王海滨:疫情使企业对数字化的认识更加深刻。而带着这种深刻的认识,企业决策者在想象为什么要驱动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化会带来的效果时,他们的认识、决心和疫情前相比大不一样,这一点从业务上以及和客户的交流中可以切实地感受到。